今天是:

最近更新:

平安普陀网 > 政法要闻 > 正文
我区全科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显著
群众进一个门,就能办一切事

  “中心工作效率很高,来一趟就能把事都解决了!”去年下半年我区建成全省首个全科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,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便利。

  该中心集矛盾化解、诉讼服务、信息指挥于一体,整合法院诉讼服务中心、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、人社局劳动仲裁院、海事渔事调处中心等10个部门以及政务投诉、12345公共服务、基层治理四平台、网格平安等10个系统,针对矛盾纠纷、公共服务类等事务,让群众“走进一个门,解决一切事”。

  2017年,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共解决各类社会问题2.8万起,其中95%在三天内办结;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85件,重大纠纷调成率100%。

  部门融合

  实现矛盾化解主体多元化

  走进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,记者看到一楼的办事大厅里设有诉讼服务、法律援助、海事渔事纠纷、医患纠纷、劳动纠纷、房屋质量与物业纠纷、新居民权益保护等15个受理窗口,对群众诉求实行“一个门受理、一站式解决、一条龙服务”。

  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如果群众遇到事情,没有对应的窗口可选,那就找综合受理和人民调解(综合)窗口,这两个窗口履行兜底职能,全权受理。

  中心二楼则设有各类调解室、审判庭、仲裁庭等30余间,各个指示牌标明每个房间的功能。

  今年1月,一起涉及赔偿问题的纠纷在调解室内得到成功调处。24岁的鲁某步行至浙能·蓝庭小区南门人行道附近时,被高出路面的窨井盖绊倒,导致一颗门牙磕落。鲁某第一时间致电“12345”申请调解,要求市政等部门赔偿。

  中心受理后,选派调解员李华主持调解。因涉案窨井涉及多个管理部门,李华向入驻中心的城市管理局、信访局、住建局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并启动联调机制,邀请相关部门商议解决。经半天时间调解,最终由市政部门和自来水公司赔偿鲁某部分医药费。

  “社会矛盾纠纷看似是小事,处理不好却是难事,不仅让群众费时费力,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。”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针对群众有诉求不知道找哪个部门、常常“多头跑、重复跑”的现象,我区拓宽“最多跑一次”理念,整合社会治理相关部门集中办公,一站式受理社会矛盾纠纷、多元化化解纠纷,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。

  信息引领

  实现矛盾化解途径智慧化

  系统多、平台多、热线多,是基层治理中时常遇到的问题,过去各部门开设的热线电话因系统“各自为政”、互不联通,数据难以成为有效资源。

  为此,我区研发了社会治理综合信息指挥系统,把政务投诉举报、网格平安、12345公共服务、基层治理四平台、智慧城管、智慧海洋、智慧旅游、司法12348、法院12368、市场12315等10个系统平台整合起来,统一受理、流转来自各条线的社会治理信息,建成具有高度智能分析的“智慧大脑”。

  “智慧大脑”由大数据库、大数据支撑平台、大数据共享平台、大数据分析展示平台组成,对上承接省市协同平台,对下联接镇街四个平台。除源源不断地收集、处理各类社会治理信息外,“智慧大脑”还擅长“分析预测”社会风险。

  去年,借力社会治理综合信息指挥系统,我区共对80多起可能引发的问题隐患进行分析,从源头上预防了重大矛盾的发生。

  多方联动

  实现矛盾化解手段高效化

  随着群众法治意识的增强,法院“案多人少”矛盾日益突出。区人民法院提出让诉讼服务中心进驻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,合署办公,将其打造成一站式、综合性、多元化的矛盾纠纷“终点站”。

  2017年,我区一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停产,造成百余名工人工资被拖欠,涉案金额200余万元,其中部分员工已过了退休年龄。

  被欠薪农民工集体向区信访局上访,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及时与进驻中心的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、区法律援助中心联系,开展法律援助和仲裁调解,对形成的调解协议书进行司法确认后集中申请法院强制执行。

  记者了解到,为提高办案效率,减轻农民工诉累,中心对于农民工讨薪案件,探索出了新的讨薪维权模式,即由援助律师作为农民工委托代理人,在区劳动争议调委会的主持下与企业签订调解协议,再由法院进行司法确认。该模式不需要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用,时间上可以将法院诉讼简易程序审理期3个月缩短为1天。

  通过中心“一站式”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,各相关进驻部门多方联动,采取访调对接、援调对接等有效方式,助力群体性欠薪矛盾纠纷的解决。

  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对简易诉讼案件,在立案前,由法院指派相关专业调委会、镇街调委会、村社调委会开展调解。去年,该中心共引调化解602起简易诉讼案件,大大缓解了司法诉讼压力。

平安提示